求知行远同进步,研讨交流汇精华——工学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时间:2025-3-4 15:32:52 阅读:54
2月28日,工学部计算机教学团队于第一教学楼201会议室举行了以“AI赋能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旨在通过学习分享与深入探讨,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注入新活力。工学部部长段再超、教学工作副部长及相关教师参加了研讨。
学习分享同进步
首先,吕晓晴老师分享了参加“全国高校算法课程及程序设计竞赛训练方法高级研修班”的心得,强调实践在算法教学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其他高校利用AI辅助编程语言教学的创新方法。吕晓晴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算法竞赛,如ACM/ICPC和蓝桥杯等,以提升实践能力。陈雪老师则分享了在“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核心课程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体会,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提出开设《人工智能导论》等通识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更贴近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将作为我们的努力方向。刘琨老师则分享了在“智驭未来·大模型前沿技术”全国师资培训中的学习成果。通过此次培训,他不仅提升了个人技术水平,还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和科研灵感。刘琨计划将这些前沿技术融入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研讨交流汇精华
与会人员围绕三位教师分享的新思路、新方法展开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这些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不仅能够应用于日常的学生集训和课堂教学,还为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重要方向。随后,会议聚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展开了激烈讨论,与会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行业洞察,积极建言献策。同时,针对IT行业涌现的新兴职业,如大模型训练师、AI提示词工程师等,也展开了深入分析。这些新兴岗位不仅反映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也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锚定方向谋革新
通过讨论,与会教师进一步明确了AI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要加强对AI技术的前沿探索,将其有机融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要紧密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此次讨论不仅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思路,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研讨活动以三位教师的分享为驱动,最大化地发挥“外出学习”的价值,真正实现知识的“走出去,引进来”。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共同进步,还强化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的对接,工学部计算机教学团队正逐步构建起一支既精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工学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学习和借鉴行业内的先进经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