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华,女,1963年3月出生,辽宁辽阳人,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就业、劳动关系、企业伦理。
一、学习经历
1980.9—1984.7,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9.3—1990.8,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
2000.9—2001.7,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修;
2002.5—2004.12,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84年参加工作,1986年至今在河北师范大学任教。
2000年评为副教授,2011年评为教授。
三、科研课题
参加工作以来主持、参与研究各类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研究的省部级课题5项。主要有:
1、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关于扩大我省向京津劳务输出的对策建议》HB2010WT,2010;
2、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企业道德风险防范问题研究》12457205D—33,2012。
四、科研论文
参加工作以来公开发表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30余篇,主要研究论文有:
1、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人口与经济》2005(6)
2、就业质量:概念、内容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7)
五、出版著作
1、农村中学毕业生进城务工指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2、和谐与进步——河北社会改革三十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3、劳动关系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六、获奖、采用及社会反响
1、2009年度河北师范大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2、发挥工资指导价位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第七届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00;
3、统筹“五大关系”做好就业工作,第十二届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09;
4、关于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河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优秀人民建议二等奖,2009;
5、关于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获省长批示,2009;
6、河北省向京津输送劳动力的对策研究,被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采用,2010;
7、中国劳动保障报于2005.10.13(头版头条)、2006.4.25(头版)、2006.10.14(二版)就就业质量问题进行系列采访。